专业介绍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(双桥校区)教师座谈会

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发布人:学院网站发布员  2025/9/24  来源: 本站

【字体: 】  【打印此文

    本网讯(文/图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毛敏/张培利)9月24日,依据学校期初教学部署,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、书记、系主任等领导班子成员前往双桥校区,围绕教学现状、教师校区环境适应情况、毕业设计指导、职称晋升等核心议题,组织开展教师座谈会。


    座谈会伊始,李钦院长聚焦“数字课程建设”“产教融合”等学校重点发展战略,进行了细致解读与深度分析,帮助在场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核心任务与个人职业发展方向。随后,李钦院长还亲切询问了每位教师在双桥校区的工作与生活适应情况,教师们均反馈已较好融入校区环境,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


    在毕业设计选题指导交流环节,廖宁院长引导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分享经验与困惑。谭舸老师提到,经过实训阶段的数据可视化模块学习,学生在毕业设计前期的数据采集环节已具备较强能力,能够通过爬虫技术从百度、B站及政府公开网站等平台获取所需数据;任超老师则指出,尽管学生可跟随教师进度完成数据可视化分析,但普遍存在“依葫芦画瓢”的问题,多数学生仅能遵循教师思路操作,缺乏自主思考,难以从多维度、深层次挖掘数据间的内在关联;罗宇飞老师结合往年毕业设计指导经验提出,仅让学生完成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分析,无法满足毕业设计的能力培养要求,因此他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均包含系统设计与实现内容,并在题目设置中明确体现;毛敏老师关注到学生对自身技术能力缺乏自信的问题,通过线上调研与线下讨论发现,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难度较低的毕业设计题目,希望在完成基础要求的前提下,尽力尝试系统设计与实现工作;王迎龙、刘慧玲两位老师则根据学生的技术基础与个人意愿灵活调整,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包含系统设计与实现,部分则以基础数据分析为主。针对教师们的分享,廖宁院长传达了周勇院长收集的学生学习反馈——部分专升本学生来自非大数据相关专业,技术基础相对薄弱。据此,他建议教师在无法确保学生具备完成“系统设计与实现”能力的情况下,毕业设计指导可优先以“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分析”为核心,保障学生能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。
    在职称晋升议题讨论中,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学校相关文件要求与个人职业发展经验,为教师们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建设性建议。同时,领导们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、申报科研项目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工作,通过多维度积累提升综合能力,为职称晋升奠定坚实基础。
    此次双桥校区教师座谈会,不仅搭建了学院领导与教师间高效沟通的桥梁,更实现了多方面工作的深度推进:一方面,通过深入交流精准掌握了学生学习现状与能力差异,特别是非相关专业专升本学生的技术薄弱点,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了明确依据;另一方面,围绕毕业设计指导形成了更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思路,针对职称晋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,有效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与职业发展中的实际困惑。教师们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,持续优化教学策略,提升教学水平与综合能力,切实落实“OBE”教学理念,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,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,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